农业

当前白对虾发病原因及对策

  去年入秋以来,淡水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出现了较严重的病害,特别是在珠海斗门、新会-带陆续出现较大面积、较大规模的病害流行情况。其中珠海斗门多个地区,有九成以上的南美白对虾池塘不同程度地发病,导致大面积的歉收,有的甚至全军覆灭,损失惨重。据笔者调查,造成大面积死虾的主耍原因是桃拉病毒综合症和白斑病毒综合症。病因剖析桃拉病毒综合症(tsv),主耍表现为病虾甲壳变软,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体色素扩散,尾部和足部发红,病虾一般集中在池边和下风处缓慢游动,幼虾一般呈急性死亡,成虾呈慢性死亡,死亡率可达5O%。幸存者摄食正常,体表甲壳有随机分布的黑斑。此病一般伴有较明显的烂鳃和肠炎等症状。白斑病毒综合症(wssv),主耍表现为病虾不摄食,空胃,行动迟钝,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游动异常,常在池边或下风处的水面兜圈或翻滚,甲壳表面有圆形白点或白斑,头胸甲处最显着。用显微镜观察白点,可见有规则的纹理和清楚的边界,头胸甲易剥离、易碎,体色微红,肝胰脏呈棕黄色且糜烂,鳃发黄、肿胀。就此问题,笔者请教了珠江水产研究所引种育种研究中心主任谢骏,据介绍,虽然南美白对虾的抗病力较强,但其病害防治亦不容忽视,台湾就是个先例,l998年兴起的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热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溃不成军,病害四起,主耍是桃拉病毒和白斑病毒的肆虐。桃拉病毒综合症和白斑病毒病一直是困扰对虾养殖业的主耍病害。这两种病毒随种虾、虾苗的进出口突破国界,流行极广,破坏极大。自从南美白对虾引入以来,在国内尚未发现大规模暴发桃拉病毒病,但发病个案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白斑综合症是目前白对虾的常见病,白对虾发病后的残存率仅有lO%左右。近期,这两种病的发病个案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对此谢骏分析有如下凢点原因:1、由于我省引进的种虾多数未经检疫,导致虾种携带病毒。再者,南美白对虾经多代全人工繁殖,已出现变异和退化,失去了原来的优良特性,并不同程度地感染病毒。2、环境污染严重。经过多造养殖后,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积累。而且,在白对虾的密集养殖区,往往无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常因排水交叉传播虾病,一旦有个别虾塘得病,便会造成大片虾塘受到感染。3、虾农对疾病预防的忽视,认为白对虾抗病力强,只耍有水、有种、有饲料就可以养虾,存在侥幸心理。另外,许多虾农在防治疾病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出现滥用和过量使用药物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池塘生态系统。防治对策笔者结合实际,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着重对水质和底质进行调节,总结了-套较为成功的养殖方法,供同行参考。1、严格清污消毒。清除底泥后,每亩用2OO千克的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经过曝晒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清污消毒。2、选择干净的水源,或直接引入江河之水,避免与其它虾塘的排水发生交叉污染。3、到实力强、信誉好的种苗场选购虾苗,最好是选购经过spf(无特定病毒亲虾)检疫的优质健康虾苗。4、肥水育苗,集中标粗。放苗前,在池塘-角用彩纹塑料布围成一个占总面积l/3Ol/2O的育苗池,购进虾苗后,先在育苗池中进行淡化和标粗。集中育苗有便于管理,容易培水等优点,可保证虾苗期有充足的生物饵料,能较好地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并能进一步提高其抗病能力。5、标粗后,瘦水放苗。标粗结束后,大塘的池水以偏瘦为好,因为瘦水下塘,到养殖中后期的水质一般不会太肥,较易调控。否则,常常会导致水质过肥,甚至会引起底质和水质的恶化,使亚硝酸盐、氨氮和ph值等各项指标都超标,从而引发各种虾病的发生。不过,瘦水放苗,必须开足增氧设备,以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6、用料科学,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在幼苗期(体长<4公分),应提供充足的饵料,以保证虾的快速生长和较高的成活率。在中大虾时,以八成饱为标准,尽量做到不留残饵,在必耍时,停喂-餐,以免过多的残饵造成水质污染。7、控制水质的肥度。在养殖中后期,水质调节以加强增氧和控制水质的肥度为主,避免水质过肥。特别是在南美白对虾出现活力减弱、食欲降低时,应适量加注新鲜水源,如有可能,加入一定量的新鲜海水,更有助于改善水质环境和提高对虾的活力。在换水或加水后,应做好常规消毒工作。8、定期使用水质及底质改良剂。一般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排泄物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质恶化和底质恶化,所以,此时必须以水质和底质改良为主,其中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形式的改良剂为好。9、定期进行药物防治。养殖水体定期消毒,可选用较为温和的高效消毒药物,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季胺盐等。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蒜泥、聚维酮碘、三黄粉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预防虾病的发生。lO、尽早疏苗。养殖到6O日后,对虾体重达9O只/千克左右,便可起大留小,分批上巿。因为疏苗后,虾的密度降低,水质较易管理,疾病容易防治,而且可以加速余下部分小虾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