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荷兰豆(学名:Pisum sativum var.saccharatum)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cm。荷兰豆又称荷仁豆、剪豆,属豆科(Leguminosae)豌豆属。以食用嫩荚为主,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亚洲西部,荷兰豆嫩荚质脆清香,营养价值很高。
荷兰豆的生长习性
光照要求:荷兰豆属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品种在延长光照时能提早开花,缩短光照时延迟开花,但是有些早熟品种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品种在结荚期都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较长时间的日照,但不宜高温,适宜在春夏季交替时期种植。
水分需求大:荷兰豆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较多的水分。种子发芽过程中,若土壤水分不足,种子无法吸水膨胀,会大大延迟出苗期。苗期能忍受一定的干旱气候。开花期若遇空气湿度过低,会引起落花落荚。在豆荚生长期若遇高温干旱,会使豆荚纤维提早硬化,过早成熟而降低品质和产量。所以,在荷兰豆整个生长期内,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旺盛生长,荚大粒饱,保质保量。但它又不耐涝,若水分过大,播种后易烂籽,苗期易烂根,生长期易发病。
土壤条件:荷兰豆对土壤要求虽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垦地均可栽植,但以疏松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在pH6.0-7.2的土壤中生长为宜。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易发病害和降低结荚率,应加施石灰改良。豌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湿,播种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烂根,花期干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荚或秕荚。荷兰豆忌连作,一般至少4-5年轮作。
栽培及播种时机:荷兰豆按其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矮生、兰蔓生和蔓生三种类型。长江流域,春季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越冬栽培10月下旬~11月上旬陆续播种。北方一般春耕、夏收,也可利用于早春和秋季栽培。
荷兰豆为半耐寒蔬菜,不耐热。4摄氏度时种子开始缓慢发芽,在16摄氏度至18摄氏度时4至6天可出苗。幼苗可耐零下6摄氏度低温,茎蔓生长适温为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开花结荚期适温为15摄氏度至18摄氏度,超过26摄氏度产量和品质降低。结荚期要求长日照和较低的温度,忌高温。
荷兰豆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荷兰豆的品种有中山青、赤花绢荚、莲阳双花、美国小青花、日本成驹等品种。可根据各地的需要选择品种。
栽培季节和方式
早春日光温室栽培,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6月中旬收获。早春大棚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5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收获。春季露地栽培于3月中下旬播种,5月中旬至6月下旬收获。秋季日光温室延后栽培7月下旬播种,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收获。秋季大棚延后栽培于8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收获。
栽培技术
1.整地播种:
以直播为主,垄作或畦作,播前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耕翻整平后做垄或做畦。为促进早熟和降低开花节位,播前可先浸种催芽,在室温下浸种2小时,5摄氏度至6摄氏度的条件下处理5至7天,当芽长至5毫米时播种。干种子播后要及时浇水。采用条播,行距30至40厘米,株距8至10厘米,覆土2至3厘米,每亩矮生种用种量为15千克,蔓生种为12千克。
2.田间管理:
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的营养生长期,以中耕锄草为主,适当浇水,只要不干裂即可。蔓生种在蔓长30厘米时搭架。在现蕾前浇小水,花期不浇水。荷兰豆有固氮能力,不需要很多肥料,但多数品种生长势强,栽培密度大,一般需要追肥3次,第一次于抽蔓旺长期施用,亩施复合肥15千克,或人粪尿400千克;结荚期追施磷钾肥,亩施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增产效果明显。植株长至15节时摘心,将下部老叶、黄叶摘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防止落花落荚,可用30毫克每升的防落素喷雾。
3.采收:
嫩梢可随时采收,开花后10天左右嫩荚充分肥大,但籽粒没饱满,颜色鲜绿即可从基部采收嫩荚。对于硬荚品种,一般只采收青豆料,当荚皮白绿,豆粒肥大饱满时采收。收获干豆粒,要在开花后30至40天荚皮变黄时进行,收获应在清晨进行,以防荚皮爆裂。
病虫害防治
荷兰豆在整个生育期有菜青虫和螨类危害,应该用氯氢菊酯和三氯杀螨醇。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及锈病,防治主要用病毒A或病毒K和粉锈宁及铜制剂。每隔3至7天打药一次,视病害的严重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