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花鲢鱼的几点经验
花鲢鱼在市场上是比较受大家喜欢的,尤其是用花鲢鱼的鱼头做火锅或者是炖汤,都是很多人的最爱,因此花鲢鱼的市场需求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养殖者要想在花鲢鱼养殖中获取成功,成功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养殖花鲢鱼的几点经验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并塘和越冬:秋末冬初,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鱼已不摄食,这时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主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蓄养池水深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少污泥,并塘后应在结冰时防止缺氧,严防水鸟的危害。
花鲢鱼的外形
花鲢鱼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身体偏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青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
花鲢鱼头大,占体长的三分之一,体侧发黑且有花斑,眼位较低。鱼脑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花鲢鱼油,而鱼油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鱼鳃下边的肉呈透明的胶状,水分充足,里面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
花鲢的营养价值
花鲢鱼味甘、性温,能起到暖胃、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痰多、咳嗽等症状。体质虚弱的人最好多吃花鲢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晕的人可以用花鲢和豆腐一起煮食。
鳙鱼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常吃能暖胃、祛眩晕、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润泽皮肤。
花鲢养殖前景
花鲢在市场上受欢迎,关键是有消费习惯打基础。花鲢鱼头用来做成鲜美的鱼汤或下火锅,是广东人喜爱的两味做法。在国内外市场也同样非常受欢迎,其价格在“四大家鱼”中是最高的。因为市场需求大规格花鲢,因此现在流行以花鲢为主的养殖模式。
下面举一例:一口7亩~8亩的鱼塘,一年养两造花鲢。在8月~9月每亩塘放养0.75公斤/尾的花鲢70尾,养至来年3月~4月出塘,因为这时花鲢较缺,收购价较高。同时每亩投放每尾1斤重的草鱼60尾,1两重的鲮鱼700尾,每尾3两重的鲫鱼可投放130尾,每尾0.2两重的鲤鱼每亩可投放10尾,每尾1两重的塘虱每亩可投放250尾,每尾1两重的乌鳢每亩可投放10尾。
用鸭粪来作为肥料来源,可培育塘中大量的浮游生物,提供足够的饵料给花鲢吃。施用的鸭粪用一定量的生石灰发酵后,用尼龙袋每袋装15公斤~20公斤,每亩塘中挂放一个,具体挂放的量按天气和水质来定。其他鱼类适当投喂一定量的小麦,并配搭一定量的青草,在三四月出完花鲢后,再投放0.75公斤/尾的花鲢80尾,养至八九月出塘,而其他杂鱼则在春节前出塘。
掌握了养殖花鲢鱼的经验,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可能还会碰到其他的一些问题,在养殖中要灵活多变,还要不断的总结,对于之前没有记录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并找到解决的方案,这样才能把养殖事业不断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