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水貂养殖的市场前景

  水貂养殖是特种养殖中的一支生力军,虽然近几年貂皮价格大多时间在高位运行,但由于养貂业行情受市场规律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也让不少养殖户损失惨重。貂皮价格呈周期性变化“养貂这个行业有个规则是‘涨3年,落3年’,现在看来这句话很有道理。”针对今年的貂皮行情,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西刘家疃村的养殖户刘先生表示。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7~2009年,养貂行业遭遇“滑铁卢”,其中有些年份一对貂才卖200多元,甚至低于成本,很多养殖户因此退出了养貂行业。从2010年以来,貂皮价格大体呈现出上涨的态势,价格均保持在每对500元左右的高价上。“这两年的价格特别好,进入行业和扩大规模的也大有人在,存栏量多了,价格必然要下滑。”水貂养殖户刘先生说。据笔者了解,目前,大部分养殖户对于每对貂皮530元的价格还可以接受,但收购商的减少,让养殖户们对未来的市场前景持怀疑态度。售价虽降,仍有利可图据养殖户介绍,虽然今年貂皮价格比去年降低,但是以目前的价格,养殖户仍有利可图。“其实今年每对530元的价格并不算低,只是因为去年曾经达到了每对600多元的‘天价’,让不少养殖户难以满足目前的价格。”人和镇西北河村一名养殖户告诉笔者,相对于每对貂皮530元的售价,养殖每对貂的成本大约为300元,还有较大的赢利空间。养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水貂养殖虽然有较大的利润,但是这一行业的风险因素同样不容小觑。笔者了解到,在不少养殖户的传统观念中,水貂价格相对稳定,而且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较少的场地和投入即可,因此很容易在短期内扩大规模导致供大于求。一旦遇上外部需求减弱,便会出现2008年时价格大跌的情况。风险不仅源自周期性变化的价格因素,还和水貂养殖本身的性质有关。“水貂养殖和奶牛饲养、养鸡等有本质的区别,牛可以产奶,鸡可以产蛋,都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实现成本回收,然而养殖水貂必须等到水貂成熟之后才能带来回报,之前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亏本。”刘先生告诉笔者。不但如此,水貂对饲料的要求较高,因此导致养殖成本较高。“饲料中必须添加鱼、蛋、玉米、青菜及添加剂等多种物质,若缺少哪种成分便可能影响皮毛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养殖户的收入。”另外,水貂还易受到疫病的影响。“今年气温较高,水貂的病死率较往年均有上升,附近有一家养殖场就因为水貂感染了疫病而损失惨重。”刘先生告诉笔者。河北石家庄:养殖水貂不走寻常致富路任何人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赵锐也不例外。在创业初期她遇到了不少困难,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和技术匮乏。由于养殖水貂的投入多、风险高,所以赵锐刚接触这个行业时引进的水貂数量较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加上不断向专家学习请教,赵锐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水貂养殖技术,开始大批引进水貂。为了引进良种赵锐几乎把亲戚朋友的钱都借遍了,水貂生长成熟后县里帮忙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凭借着“诚信第一,质量为首”的经营原则,她的养殖场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现在,赵锐对于这场影响至今的金融危机深有感触,从2007年开始,水貂的市场行情就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压得貂农喘不过气,价格接近成本价,造成皮货积压,很多貂农都放弃了。可赵锐认为特种养殖的风险一直都比较大,市场也不稳定,没有统一调控性,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的转变改变经营方式,及时调整规模大小、引进一些新品种,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大的损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针对产品宣传,赵锐有着独特的方式,当今网络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接受它、学习它,并把它应该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赵锐说:“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了,就像人的双手一样,很多人都已经离不开它了,网络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强有力的产品宣传方式。”赵锐的养殖场已经发展到了中等规模,但她并不满足现状,她想把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还要联合全村的貂农,共同利用网络这个产品“展台”对外进行宣传,和全国的养殖用户们交流经验,共同致富。现在,只要一有闲暇时间赵锐就会向附近的养殖大户取经,去农科院向专家请教,阅读大量有关水貂养殖技术的书籍。她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拓,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转眼,又要到皮毛收购的旺季了,我们祝愿赵锐的水貂养殖事业越来越兴旺。陈淑英养水貂带乡亲致富春节期间,人们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在西平县出山镇酒店村河南福临水貂繁育有限公司养殖场,一排排整齐的箱笼里,一只只可爱的水貂或嬉戏、或觅食,令人越看越喜欢。这些灵性十足的水貂都是酒店村村民陈淑英养的。“我从小家里穷,连白面馍都吃不上。在外面创业多年,一直有一个想法:怎样才能让家乡的老少爷们儿过上好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丹麦看到一个朋友养水貂,他还有一个集养殖、生产、服装加工于一体的企业,年产值达几亿元。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在家乡建一个这样的企业。”陈淑英说。初中毕业后,陈淑英就外出打工,曾涉足房地产等行业。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她的生意越做越好。有一年,她回家看望父母,见乡亲们虽然吃穿不愁,但大多数人生活并不富裕,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又冒了出来。说干就干,从村里、乡里到县里,从土地流转到项目批复,从场址规划到场房建设,陈淑英都亲力亲为。经过两年多的运作,2014年8月,随着从丹麦进口的5000只种貂入场,河南福临水貂繁育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引导当地农民发展水貂养殖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高薪聘请丹麦技术人员来做技术指导。该公司还组织10多名村民到青岛参加水貂养殖技术培训,让他们提高饲养水平,回来帮助父老乡亲更快致富。陈淑英说:“公司从丹麦引进5000只种貂,今年4月可产貂2.5万只,能满足周边10个乡村200个养殖户的养殖需求。一户养50~200只,年收入可增加2~3万元。”为保护环境,陈淑英在水貂养殖区外围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种植猕猴桃、杏树等果树,利用水貂的粪便,发展绿色种植业,实现水貂养殖的良性循环。随着项目的一个个实施,陈淑英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下一步,我准备在县产业集聚区建立水貂制品加工基地。将农户养殖的水貂统一收购,然后在加工基地加工,再将成品销售出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养殖成本。”陈淑英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