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培育牛黄形成的条件

  根据牛黄的成因,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个有利于牛黄形成的条件:就是埋植异物和注入牛黄菌种来培育出牛黄。然而采用什么样的异物和选择什么样的细菌,这是培育牛黄能否成功以及影响产量与质量的关键。

  (一)核心的选择

  用圆形、椭圆形中空的聚乙烯塑料网架,外套一层白涤纶布套,根据牛体大小,胆囊大小,做成大、中、小三号,以能适合胆囊的承受能力。如大小、硬度、弹性适宜,对胆囊会产生良性刺激。核心有妨碍胆囊排空而沉积牛黄的作用,外套涤纶布可使牛黄附着,同时起保护和滤过的作用。如不用涤纶外套,塑料网架上附着极少,只在胆管内发现牛黄沉积。如果塑料核心太小,容易进入胆管,造成胆管阻塞,引起肝脏疾患;如果核心太大、太硬,会刺激胆囊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组织产生排异反应,网架核心上沉积一些硬块,或沉积太少。硬块牛黄的质量差,胶质较多,药厂不愿收购。

  大型:长6厘米,宽4.5厘米,厚0.3厘米,长椭圆形、中空、上部开口2厘米,外套多皱折的白涤纶布套,内又放入一个多皱折的小布套。

  中型:长55厘米、宽4厘米、厚0.15厘米,中空,上缘开口2厘米,外套白涤纶布。

  小型:长5厘米,宽4厘米,椭圆形,后部不封口,从前端到后端有三条纵沟,这样弹性较大,不致压扁,能恢复原状。

  以上三种型号,要根据胆囊的大小而选择使用。

  (二)牛黄菌种的选择

  菌种是成黄的关键,不是任何细菌都能形成牛黄的。在无菌原则下,从天然牛黄中和胆汁中取样分离培养。在37℃恒温培养24小时后,从琼脂平皿上挑起单个菌落作纯培养,最后作生化反应,并进行比较、筛选、保留了一部分菌种。在保留菌种中的一部分又进行驯化培养,即用递增浓度的琼脂胆汁培养基进行驯化;另一些(某几种)接种于牛的胆囊,继代培养,已培养至2-3代。已分离到的菌种有普通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枸橼酸大肠杆菌。这些菌种又在取黄时加以比较,随后保存高产的,淘汰低产的。如果将从其他地方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例如猪等动物粪便中的大肠杆菌,用作牛黄菌种,不但毒力难于控制,而且牛黄的产量与质量均不理想,副作用大。

  培养基的种类

  1.普通肉汤培养。基牛肉膏0.3克、蛋白胨1克、氯化钠0.5克、水100毫升。pH测定为6.8-7.2,高压蒸气灭菌,备用。

  2.普通琼脂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100毫升,琼脂20克,pH测定为6.8-7.2,高压蒸气灭菌备用。

  3.驯化培养基(递增浓度的胆汁培养基)。

  ①普通琼脂培养基90毫升、胆汁10毫升。②普通琼脂培养基80毫升、胆汁20毫升。③普通琼脂培养基70毫升、胆汁30毫升。④普通琼脂培养基60毫升、胆汁40毫升。⑤普通琼脂培养基50毫升、胆汁50毫升。⑥普通琼脂培养基40毫升、胆汁60毫升。

  驯化方法:将菌种先接于含胆汁浓度最低的培养基中,在37℃培养24小时,将获得的菌落,按浓度逐级递增驯化培养。

  扩大培养:将驯化的菌种,选择生长良好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肉汤均匀混浊即可供用。

  牛黄菌液的保存,应保存在普通冰箱1-4℃,可保存3个月,不能放入冷冻室。异物核心和牛黄菌种,对于形成牛黄是必不可少的。作育黄手术时,只放了核心,不注射牛黄菌种,不会形成牛黄。只注射菌种,而不埋置核心,同样不会形成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