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大白菜栽培技术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蓝的栽培变种结球甘蓝,即“圆白菜”或“洋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白菜适应性广,可四季栽培,但以秋冬季栽培最多,本文重点介绍秋冬白菜栽培技术。

  园地和品种的选择

  大白菜虽然适应性较强,但要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必须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通气性好,肥力中等,不积水,排灌方便,无“三废”污染,便于运输的地块。同时应根据不同栽培季节,选择高产优质、市场销量好的品种。夏秋一般选择耐高温湿热的“高抗2号”、“兴滇一号”、“83—1”等品种;冬春则可选择“小杂56”、“早黄白”等品种。

  栽种节令

  大白菜在文山州内一年四季均可播种栽培,但以8—10月最佳,2—3月播种春大白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4—7月夏秋播种应注重选择耐热、抗病品种;11月—次年1月播种应实行保温栽培。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品种行情,选择适销对路品种。

  整地理墒

  前作收后及时翻犁晒垡,耙细,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无论是冬播春收还是夏秋播种,均应作成高墒,墒宽2米,沟深0.3米,沟宽0.3米。

  播种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泡种子15分种,晾干用多菌灵拌种或用0.3%—0.4%的福美双或百菌清或瑞毒霉拌种。或在播种前晒种1—2天可防部分病害。

  2、土壤消毒及苗期预防。在连作地或多发病的地区可用70%敌克松粉剂与20倍干细土,部分杀虫剂(如乐斯本、敌杀死等)混合均匀,撒在播种穴内。苗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快克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喷雾预防。

  3、播种方法及密度。采用直播法,理墒后根据品种特点和地力情况打塘点播。密度依品种的特征特性制定合理的播种密度。如“83—1”一般株行距40×40厘米,亩播4000塘左右,小杂系列株行距35×35厘米,亩播5000塘左右,每塘播饱满种子5—6粒,播种后用细粪土盖塘,并保持土壤湿润。

  4、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加40—80公斤复合肥堆沤后作底肥一次施于塘内。

  田间管理

  1、及时间苗和定苗。地膜覆盖的,在出苗后应及时破膜露苗,并用细土封压膜口。当幼苗长到2—3片叶时,间去弱苗病苗杂苗,每塘留2—3株,当有4—5片真叶时结合第二次间苗,进行定苗,选留健苗1株。

  2、中耕除草。间苗和定苗时结合中耕除草,浅中耕,雨季应增加中耕次数,防止土壤板结。

  3、灌水和排水。冬春季干旱,容易缺水,应适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结球期,更应注意浇水适度。夏秋季高温多雨,要注意雨后清沟,培土、排涝,及时排除沟内积水,以防沤根死苗和病菌的侵袭。我州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夏秋季也会出现插花性干旱。由于高温蒸发量大,也应适时浇水,采用早浇、晚浇,以降低地温,防止高温危害。

  4、追肥。一般应抓住莲座期和结球前的两次追肥重点。这是保证大白菜高产的关键。此时大白菜处于快速生长期,需增加追肥量,应以氮肥为主,并配施磷钾肥,或定期施人、畜、禽类稀肥。具体追肥措施是:第一次在定苗后用腐熟清粪水1000公斤;第二次在莲座期亩用腐熟清粪水1000公斤加尿素20公斤;第三次是重点追肥期,即结球始期,亩用腐熟清粪水1000公斤加尿素20公斤。在结球中期喷施1:250倍的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抗性,生产出外观及内在品质优良的蔬菜,提高商品价值。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当大田发现病虫害时,选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的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1、病毒病

  病毒病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芜箐花叶病毒,由蚜虫传播的病毒。

  症状:苗期发病心叶呈明脉和叶脉失绿,而后产生浓绿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早的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陷环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

  主要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调整蔬菜布局,合理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适期早播,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苗期防蚜很重要,要尽一切可能防治传毒蚜虫;发病初期喷洒病毒1号乳剂500倍液,或病毒2号乳剂1000倍液或20%快克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或3.95%病毒必克600—800倍液防治。

  2、软腐病

  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在病株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传播。

  症状:常见有3种类型:外叶呈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病菌由叶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粘滑软腐状;病菌由叶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粘滑软腐状;病菌由叶柄或外部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腐烂,上述三类症状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可产出硫化氢恶臭味,成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主要防治措施:尽可能选择前茬小麦、水稻、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白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分解;采用深沟高厢种植;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种子药剂处理;喷洒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750倍液。隔10天一次,连喷3次。

  3、黑斑病

  黑斑病属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孢子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浸入。

  症状:主要为害子叶、真叶和叶片及叶柄,叶片染病,初生近圆形褪绿斑,后渐扩大,边缘淡黄色至暗褐色,几天后病斑扩大,且有明显的同心轮纹,有的病斑具有黄色晕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穿孔。

  主要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消除病株残体、杂草,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菜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4、大白菜干烧心

  大白菜干烧心属生理病害,大多是在结球期及贮藏期间发生。发病原因多以施用化肥不当、土壤盐碱、灌溉水质差、天气干旱、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发病。

  症状:大白菜叶球外观正常,当剥开叶球后,可看到部分叶片从叶片边缘变干黄化,叶肉呈干纸状。严重者可逐渐向中部方向发展,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主要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注意轮作,合理施用氮素化肥,增施磷钾肥);增施钙肥;分别在苗期,莲座期或结球期喷洒“大白菜干烧心防治丰”防治。

  5、蚜虫

  蚜虫在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传播病毒病。主要防治措施: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1000—2000倍液防治。

  6、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

  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用敌杀死2000倍液,50%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7、小菜蛾

  小菜蛾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竞水50公斤防治;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卡死克2000倍液,5%农梦特乳油2000倍液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可锈杀成虫,减少虫源。

  8、野蛞蝓(蝼蛄)

  野蛞蝓为软体动物,形状象蜗牛,壳退化,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常留下银白色痕迹,对蔬菜危害很大。野蛞蝓昼伏夜出,黄昏为害。在田中央放置瓦块,菜叶、或扎成把的菜杆或树枝,太阳出来后它们常躲藏在其中,可集中清除杀灭。用蜗牛敌或丁蜗锡、砷酸钙等药物与米糠、豆糖、青草等混合,拌成毒饵锈杀。用5%蜗牛敌0.5公斤拌细土5公斤于傍晚撒于田中;亩用6%密达颗粒剂0.7公斤或3%灭蜗灵颗粒剂1—2公斤,碾碎后拌细土5—7.5公斤,于温暖天气土表干燥的傍晚撒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间,2—3天后接触到药剂的野蛞蝓分泌出大量粘液而死。

  收获

  当大白菜结球紧实后,表明生长成熟,应及时收获上市。成熟至收获的缓冲期为7—10天,若超过10天,将会形成破球抽薹或造成脱帮腐烂,轻者降低商品价值,重者导致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