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病毒性肠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一种新型腺病毒引起的雏鹅传染病。可造成雏鹅大批死亡,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介绍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治,供参考。
一、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三种类型
该病自然感染潜伏期3~5天自然病例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病例发生在3~7日龄雏鹅,常常没有前驱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即极度衰弱,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倒地乱划,迅速死亡,病程几小时到1天。
2、急性型:病例多发生在8~15日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病鹅出现腹泄,排出淡黄绿色或蛋清一样的稀粪,临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触地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出现抽搐症状。
3、慢性型:病例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消瘦、间歇性地腹泄,最后因消瘦营养不良和衰竭而死,部分病例能够幸存,但生长发育不良。
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剖检变化
肠道病变最具有特征性4日龄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严重出血,粘膜肿胀、发亮、蓄积大量粘液7~12日龄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严重出血,粘膜上出现少量黄白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14日龄后死亡的雏鹅,小肠后段开始出现包裹有淡黄色假膜的凝固性栓子,小肠外观膨大,比正常大1~2倍,肠壁变薄,没有栓子的小肠段严重出血,粘膜面呈红色。
栓子主要出现在小肠中后段至盲肠开口处栓子与肠壁不粘连。
三、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治方法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重在预防关键是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和雏鹅,有该病发生、流行的地区,必须接种疫苗免疫和采用高免血清进行防治。
平时做好清洁、消毒、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