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茶材小蠹,附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茶材小斑是鞘目小斑科昆虫,也叫茶枝小蠹,大量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台湾、四川、云南等省区,寄主植物除荔枝、龙眼外,还有茶、樟、柳、林麻、橡胶树、可可等,成、幼虫在势头差的寄主植物上腐蚀,多成环状坑道,影响养分运输,减弱树势,降低产量和质量。

  一、为害的特征

  成、幼虫对生长势差的寄主植物有害,多成环状坑,影响养分运输,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和质量,其特点是外观直径2毫米的小圆孔,孔口有细木屑,湿度大时,孔周围有水渍。受害者的植物被破坏了。

  二、形态特征

  1、成虫:雌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柱形,全黑褐色。头部伸展成嘴状。复眼肾形。触角膝状,端部膨胀如球。前胸背片前缘钝,有不规则的小齿突,后缘近方形光滑。鞘翅舌状,长为前胸背片的1.5倍,翅片表面有刻点和毛发,排列成纵列。雄成虫体长1.3mm,黄褐色,鞘翅表面粗糙,点刻和绒毛排列不清楚。

  2、鸡蛋:长椭圆形,长径约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时淡黄白色。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2.4毫米,乳白色。前端较小,后端稍大,体肥有皱纹。胸足退化,腹足只留痕迹。蛹:雌蛹体长约2.5毫米,初蛹时乳白色,然后逐渐变化为淡黄褐色,口罩、复眼和翅膀颜色深。

  三、生活习性

  1、广东一年发生六代,广西南部一年发生六代以上,一代重叠,主要是成虫在原蛀内越冬,也有部分幼虫和蛹越冬。第二年2月中下旬气温恢复后,越冬成虫外出活动,蛀牙成为危害,形成了新的蛀牙。从4月上旬开始产卵。

  2、每代成虫羽化后,在原坑内栖息7天左右钻出蛀牙,特别是晴天下午钻出孔的活动很活跃。出孔后的成虫多在1~2年生枝的叶痕和分支处被蛀牙,形成蛀牙,蛀牙圆形,直径约2毫米,孔口堆积木屑。成虫从出孔到再次入侵约需要10分钟到3小时,从入侵到完成坑需要12~36小时。

  3、茶材斑点的蛀牙道可深入木质部,呈环状水平漏洞。卵产在坑内,卵历约6天,幼虫生活在母坑中,老熟幼虫在原坑中化蛹,蛹历4~5天。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越冬。

  4、茶材小斑主要是老弱的荔枝、龙眼树,1~2年级的枝条受害严重,不管理的荔枝园受害最普遍。一年中花穗期、果实期、秋梢期该虫种群数量低,采果后和秋梢老熟后虫口密度高。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每次周期合理使用肥料,促进新周期的成长,减少斑点侵害。从采果到冬天,结合果树的修剪和冬天的清园,切除害虫的树枝。对受害严重的果株实施重施肥、重修剪,减少虫源,使树体更新恢复。

  2、药剂防治

  修剪清园后,立即用药喷枝。掌握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成虫羽化出孔活动期间在树枝上喷洒药物,杀死部分成虫。有效药剂10%氯氰菊酯(安绿宝)乳油加40%硫磷乳油(1:1混合)200022500倍液或1500倍液加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