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玉米常见病害以及如何防治,需根据实际病情采取对应措施

  一、玉米常见病害以及如何防治

  1、玉米大斑病

  (1)表现:呈现灰绿色或者水晶状的小斑点,而且沿着叶脉向两端逐渐扩大,成为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斑状。后期比较严重的时候会有病斑相互连接,拼成条状的样子,最后叶片会逐渐枯死。

  (2)防治方法:在病害发生的初期,需要用40%的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和10%的苯醚甲环唑1500-2000倍液,或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在病株上,每隔7-10天可以喷洒一次,并且且连续喷洒2-3次就可见效。

  2、玉米小斑病

  (1)表现:玉米小斑病在发病的初期与大斑病相同,时间久了之后也会导致叶片枯死。

  (2)防治方式: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异菌脲以及多灵菌溶液可以任选一种喷雾治疗,同时加入尿素来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3、玉米锈病

  (1)表现:刚发病时,叶片被橘黄色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覆盖,慢慢的蔓延,最后整片叶片死亡。

  (2)防治方式: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喷洒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喷上2-3次即可。

  二、怎么防治玉米锈病

  1、发病症状

  (1)玉米锈病发生于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主要以浸染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可浸染果穗和苞叶。

  (2)在受害部位,病斑颜色依次从乳白色—淡黄色—黄褐色过渡,最终成为红褐色后,表皮破裂散发出锈粉状夏孢子,并可进行重复浸染。

  (3)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近圆形突起,开裂后现出黑褐色冬孢子。

  (4)病斑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隆起,无规则散生或聚生。斑斑相连后导致叶片功能丧失,提早枯死。

  2、流行规律

  (1)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

  (2)夏孢子在侵入时需高湿,叶面结露,适宜于夏孢子形成和侵入。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玉米锈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年度间夏秋高温、多湿及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重。

  (3)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早熟品种、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杂交玉米种、抗玉米锈病的品种是经济有效的措施。

  (2)采取配方施肥,增施磷钾及中微肥,防止偏施氮肥或多施纯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浇适量水,创造有助于玉米生长发育的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

  (4)发病初期,喷施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捷菌)1500-2000倍液(每亩用量30-60克),或30%氟硅唑微乳剂(世飞)300-5000倍液(每亩用量12-15克),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