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对虾养成中的几种主要疾病
造成养殖对虾发病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外与各种能使对虾致病的原体的存在、对虾体质(抗病能力)的强弱以及对虾生存环境的好坏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防治虾病时要从上述几方面考虑,不能单纯依靠药物,而要采取综合措施。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保证虾池底质的良好,为此,除必须做好清淤工作外,还要注意做到使用优质饵料,掌握适宜的投喂量,避免残饵污染底质。
二是调节好水质,既要注意池水的交换,以保证池水的清新;又要注意池水环境的相对稳定性,避免出现水环境因子的突变。
三是放养健壮的虾苗,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使用营养全面的饵料,注意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四是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定期使用水质、底质改良药物及池水消毒杀菌药物,有针对性地使用易发病的预防药物。
五是强化管理,勤于检查,及早发现病情,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目前对虾养成中常见的、危害性大的疾病有:红腿病(红肢病)、白黑斑病、烂眼病、固着类纤毛虫病(俗称聚缩虫病)、软壳病(俗称黑瘦病)。
(1)红腿病
①症状外观病虾附肢变红,尤其是游泳足与尾扇呈血红色,体色发暗,鳃区变黄。病虾游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镜检鳃丝及血淋巴内有细菌游动,血细胞减少,凝血很慢(此病必须经过镜检才能确诊)。
②危害性。该病感染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会造成对虾大批死亡,使整个池塘近于绝产。
③治疗方法。使用0.1%氯霉素药饵或0.1-0.2%上霉素药饵或0.1-0.15%呋喃唑酮药饵,连续投喂5-7天。或者将占饵料重量1%的大蒜捣烂,加少量水后均匀地拌入干饵料中,待蒜液吸入后,不要搁置,立即投喂,连投3-5天。在大蒜加工过程中,要避免受热,饵料拌入大蒜后避免曝晒,否则会降低效果。
在投喂药饵的同时还应使用漂白粉处理池水,使池水中有效氯含量达到0.3-0.5ppm。或用威岛牌消毒剂,使池水中药量达0.5ppm。
(2)白黑斑病
①症状在发病初期,病虾腹部每节甲壳两侧近游离端各有l块明显可见的白斑,斑块排列较整齐,位置较一致。有时步足(尤其是关节处)及头胸甲上也可见白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斑逐渐变成黑斑。斑块不发生在甲壳上。病虾蜕皮后,虾体上仍存有斑块,而蜕掉的甲壳上无斑迹。
②危害性。病虾在白斑阶段或黑斑阶段都可大批死亡。此病也属发病较快、发病率较高、危害性很大的虾病之一。
③治疗方法。由于目前白黑斑病的病因还不清楚,所以难做到对症下药。近几年各地在生产中治疗此病时,一般仍是投喂抗菌素药饵(方法同红褪病),或在饵料中添加0.1-0.2%的维生素c,或抗菌素与维生素c混合使用。
根据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近两年的试验表明,在发现病情后,立即采取大量换加新鲜海水,同时全部投喂高质量的鲜活饵料的方法,可以避免病虾大批死亡,并可逐步缓解病情,对治疗白黑斑病有一定的效果。
(3)烂眼病
①症状。病虾行动呆滞,常潜伏不动。眼球首先肿胀,由黑变褐,慢慢溃烂脱落,仅剩眼柄;还有一种表现为:眼球上首先出现白色圆形斑块,而后斑块慢慢变黄再变褐,斑块中央逐渐溃烂穿孔,眼球萎缩。镜检眼球内有细菌活动,严重者血淋巴也带菌。
②危害性。部分地区此病感染率很高,与上述两种虾病相比,烂眼病发病较慢,多为散发性陆续死亡。但是如不抓紧治疗,对成活率也有很大影响。
③治疗方法。同红腿病的治疗方法,投喂药饵与全池泼洒漂白粉相结合。
(4)固着类纤毛虫病
①症状。病虾外观体表呈暗灰色,似粘有一层泥土,严重者似生有一层绒毛。鳃区为黄褐色或黑色。病虾游动缓慢,并多在水面或池边游动,反应迟钝,摄食能力大大降低。镜检体表及鳃丝附着大量周着类纤毛虫。
②危害性。聚缩虫等大量附着在附肢及鳃丝上以后,影响了对虾的摄食与呼吸,长时间会造成对虾因营养不良或缺氧而死亡。
③治疗方法。连续大量换水,每5天施用1次漂白粉,使池水中有效氯含量达到0.3-0.5ppm。适当减少投饵最,增大鲜活饵料的比例。
全池泼洒茶籽饼,用量为10-15ppm,促使对虾蜕皮。
全池泼洒高锰酸钾。3ppm的浓度时,用药后24小时进行换水;5ppm的浓度时,4-5小时后即要换水。
垒池泼洒碱性品绿,使池水中药量达0.3-0.5ppm,用药8小时后要大量换水。
(5)软壳病
①症状。病虾体色呈灰黑色,身体瘦软,严重者似有壳肉分离感。活力甚弱,游动缓慢,多在水面及池边游动,排水时常有病虾被滗在排水网上。摄食能力减弱,空胃率很高。解剖观察病虾肝胰脏萎缩、变色。
②危害性。病虾死亡率较高,但为散发性死亡,发病虾池几乎每天都能在池边捡到死虾。一般发此病后,对虾的成活率及产量都较低。
⑤治疗方法。
目前此病病因不清,但通过改善虾池底质、水质环境及投喂优质鲜活饵料,对控制病情能有一定作用。另外,垒池泼洒漂白粉使池水中有效氯含量达到0.3-0.5ppm,并配合投喂抗菌素药饵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