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育珠手术时小片的移植方法
①开壳。用开口器将排放在池或盆内的育珠蚌开口插塞。开壳尺寸,三角帆蚌在0.8-1厘米,褶纹冠蚌1.2-1.5厘米。太大会损伤闭壳肌,引起闭壳机机能失教,导致死亡。
②复查蚌体:如发现河蚌软体部有水肿、外套膜脱壳或发黑、足萎缩变硬、闭壳肌受伤、鳃部糜烂或有病害的不能选用。
③洗刷手术部(中央膜):将开壳后的蚌,腹部向上置手术架上,用舌形竹片把鳃和斧足等拨到暂不植片的一侧,再蘸水将中央膜内表皮上的污物全部洗净。
④植片。一手用植片针尖刺住小片正中心,另一手以小钩帮助卷曲成圆球形,接着用小钩在植片蚌中央膜植片部分的内表皮钩一小口,口的大小要正好使小片顺利通过为宜。将已卷曲成圆形的小片送入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内,然后用小钩在内膜外压住,拔出植片针,小片留在里面。
植片部位,三角帆蚌以鳃能遮盖及偏后端为好,褶纹冠蚌以边缘膜和后端较好。
植片深度,三角帆蚌为5毫米,褶纹冠蚌为7毫米。每只育珠蚌植小片数量要按蚌的大小合理密植。片之间距离在10毫米左右。一般为30-50片,植得过密会造成育珠蚌的死亡,过少又不经济。从成珠情况证实,育珠蚌外套膜的后端所产的珍珠一般较大而圆,中间部位形成的珍珠也良好,而前端所产的珍珠大都是扁平且较小。因此,植小片的数目在外套膜的后端和中间部位可适当密些。
植片技术是有效地提高育珠蚌成活率和珍珠质量的关键,植片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地操作。
⑤整圆;当小片送到育珠蚌外套膜结缔组织内后,用整圆器(也可用钩针或送片针的圆头)在外套膜伤口外面把小片整理成圆球形突起,这样形成的珍珠近圆形,质量较高。
⑥消毒:用0.1%金霉素溶液消毒伤口,可防止腐烂,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手术完毕,立即拔塞刻字,刻上年、月,日及手术者代号,转放清水盆阿,使蚌及时得到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