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农药的技巧,选好打药时间效果更佳
一、打农药的技巧
1、打药前
(1)减少病虫源
清理病叶、病枝、病果甚至病株(大多数病害的传染源),拿出田外焚烧处理,打药效果自然会好一些。
(2)选好打药时间
①根据温度变化来确定
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或病菌,20~30℃,尤其是25℃,是其合适的活动温度。此时打药,对处于活跃期的病虫草会更有效。
夏天高温季节,打药时间应该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
春秋凉爽季节,应该选择在上午十点以后下午两点之前。
冬春季的大棚,选择晴暖天气的上午打药。
②根据湿度变化来确定
药液从沉积在病虫害上到展开均匀的药膜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空气的湿度影响就非常大。
空气湿度过大时,沉积的药液就会变成更大的液滴,再二次受重力影响下,就会沉积到植株的下部,从而产生药害。
空气湿度过小时,药液容易蒸发,导致能接触到靶标上的药就变少,从而降低药效,严重的还会出现灼烧性药害斑。因此打药环境要保持通风。
③根据病虫害的特性来确定
如防治粉虱(一碰到就飞走),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打药;防治花蓟马,在早上花开的时候打药;防治叶蓟马,在傍晚或晚上打药等。
如防治病害,在雨前雨后、浇水前、阴天前、发病初期时等进行打药(由于非常多病害主要靠流水、风雨来传播,此时不打药,病重了哭都来不及)。
(3)稀释农药要适当
用药按说明来稀释使用,视病虫发生程度严重性可以稍微加量,但不推荐加倍使用。如果觉得药效不行时,一方面可以轮换另一种作用机制的农药,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自己的打药技术。
(4)混配农药要合理
病害发生初期,用保护性剂内吸的性剂。在杀虫时,可选用有杀卵作用的和杀成虫作用的杀虫剂混配等。注:同一成分药剂防止混配,铜制剂避免与碱性农药混配等,以防发生药害。
2、打药时
(1)掌握好打药手法
对于喜欢在植株某一部位危害的病虫,打药时着重打这一部位(如叶背、果实上、花上、茎基部等)。
(2)把握好打药距离和速度
①药液从喷头喷出以后一边和空气对撞而破裂成更小的液滴一边前冲,一路跌跌撞撞的结果是雾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离喷头越远,雾滴越小。
②小雾滴更容易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所以,并不是说喷头紧贴着植株药效就会更好。通常来说,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喷头要和靶标保持在30~50公分的距离,机动喷雾机则要保持在1米左右的距离。
(3)调节好药滴大小
①根据喷雾器及其喷头的性能,调节出适合的雾滴大小。大棚蔬菜中防治病害和蚜虫、白粉虱等微小的害虫时,可选择烟雾机;露地蔬菜防治病虫害时,就要选择喷出雾滴比较大的喷雾器。
②总之,一味寄希望于“药”是不理智的,“药到病除”的“神丹妙药”也是可遇不能求,为了提高药效,就需要从以上几点入手找到限制药效提高的因素,只有尽量的排除不利因素,才可以将农药的药效更好的发挥出来。
二、叶面有露水可打农药吗
1、叶面有露水不能以打农药。
2、药液和露水融合之后非常难和叶片接触,喷洒药液时叶片摇动会造成药液随着露水滴落在地面上,容易造成药害。
3、此外,药液和露水结合后会造成二次稀释,降低药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