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种植的选地和整地方法,竹荪种植与管理技术
竹荪喜温、喜湿、怕高温、怕渍涝、怕强光。本人种植竹荪多年,摸索出一套竹荪种植的方法。现将本人竹荪种植的选地和整地方法,以及竹荪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竹荪种植的选地和整地方法
选择向阳、开阔、通风、灌排方便、环境洁净、交通方便和土质疏松、肥沃、通气性透水性好、不积水的砂性壤土种植竹荪,水稻田可直接采用稻板免耕做畦栽培。
整地做宽70厘米的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畦面呈龟背形(可增加出菇表面积,提高产量),四周开好排灌沟。
先将栽培料铺于畦面15厘米厚(粗料在下,细料在上,压紧),然后在料面上撒上菌种(南方于3~4月播种,菌种尽量呈块状),用种量1千克/平米,即每亩用种量达400~500千克。
播种后盖1层细料,再覆土3~5厘米厚。土块不宜过湿过黏,以呈小颗粒状为好。最后在畦面上铺1薄层稻草,并贴畦盖上地膜。
二、竹荪种植与管理技术
1、竹荪栽培料的选择与处理
栽培竹荪多用丝竹或竹屑、阔叶树木屑和刨花等为主要原料,栽培材料可用芦苇、杂草、稻草、玉米秆、蔗渣等。原材料要运至栽培场,经风吹日晒雨淋自然发酵l~2个月后方可使用。
香菇、木耳等袋栽食用菌的废料或其收获结束的废筒料,均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填充料。
2、竹荪的发菌期管理
竹荪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3~30℃,畦内培养料含水量应保持在65%~70%,春播后菌丝生长初期如遇低温多雨应注意排水通气,有条件的可加盖地膜增加地温。
一般6月上中旬竹荪菌蛋开始大量分化,此时应除去地膜,拔除杂草。
3、竹荪的出菇期管理
竹荪菌丝经过60~80天的培养,向上延伸至地表,形成菌索,转入生殖生长时期。菌索进一步发育,末端膨胀起来形成菌蕾(也称菌球、菌蛋),即为子实体形成初期。
此时不能松动土层,要多灌水加大湿度,对遮阴不足的田块酷暑季节要加覆盖物、喷水降温。当菌球长至鸡蛋大、表面有皱纹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温度控制在20~30℃,这样出菇最好。
4、成熟竹荪要及时采收
竹荪成熟的子实体有菌盖、菌裙、菌柄和菌托4部分。采收时的子实体(即菇体)从菌球中破壳伸展至放菌裙只需3~4小时,开伞裙多在上午9~11时,应及时采收,不能过夜。
采收时应专收专放,采后的鲜竹荪应及时剥去外壳,摊开轻放,以保护竹荪整体完美不破。
5、竹荪的采收后管理
当第一潮菇采收完后可适当增施肥料,促进下一潮菇蕾形成。肥料以农家肥为主,每亩用垃圾肥10担、猪粪5担、三元复合肥25~30千克,将它们混合堆制沤5天后,撒在畦面上即可。
一般经过10~15天即可进入下一潮菌蕾发生期,形成第二潮产菇,一般高产菇可采收3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