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团头鲂是优良的值得推广的养殖项目
团头鲂原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淡水鱼类,从1960年起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同时也提供了一套繁殖、饲养管理方法。已有二十一个省市先后进行移殖饲养,有的已就地繁殖、推广。本文系历年试验和部分移殖经验的总结。
(1)食性广,成本低,养殖效益高。团头鲂从鱼苗到夏花鱼种阶段,主要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夏花至鱼种阶段,主要食芜萍(俗称瓢莎)、小浮萍、三叉浮萍及紫背浮萍之类。成鱼阶段,主要食水草、旱草和各种人工饲料,同时也吃浮游生物、水生昆虫、植物种子和碎屑,以及摇蚊幼虫、蝇蛆之类。总之,团头鲂是以草食性为主,但也吃水中其他生物。在池塘或网箱中养殖还会吞食颗粒饲料。
(2)适应性强,易饲养。团头鲂能在不同水域中,如湖泊、水库、池塘、河道以及盐度在0.5%以下的水域中均能生活,且生长良好。不论在我国南方或北方,均能很好地适应。饲养也比较容易,无论单养或与其他鱼类搭配放养都可以,也是湖泊鱼类资源增殖的重要对象之一。
(3)容易繁殖,设备简单。与鲤鱼、鲫鱼差不多,既能在池塘中繁殖孵化,也能在水草丰盛的湖泊中自然繁殖。
(4)生长快,成活率高。一般从鱼苗养成商品鱼,只需一年半的时间,周期较其他商品鱼短,成活率高。
(5)回捕率高。由于团头鲂性温驯,不善钻网,故易于捕捞,拉3网即可捕尽。
(6)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团头鲂肉质腴美而肥嫩,含粗蛋白质16%。
(7)个体大小适中,市场性好。经烹饪后,放入鱼盆中,有头有尾,形状很美,很切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市场销售量大,价格也较易被消费者接受,市场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