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无春年寡妇年是怎么来的?农民要注意什么

  2018年很快就要结束了,2019即将到来。现在是冬季,农民田里的庄稼都已采收完毕,为农闲月份。但“民以食为天”,农民靠天吃饭,勤劳的他们都会事先关注来年的天气情况,而最先了解的自然是24节气中被称为“岁首”的立春了,这一看才了解2019竟是“无春”年,也就是农村老人常说的“寡妇年”。

  2019是“寡妇年”吗?“无春年”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来看2019年立春的时间,立春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为2019年2月4日,农历腊月三十,春节的前一日,也就除夕,仍然属于农历2018年。这就意味着2019年首遇不到农历当年的“立春”,年尾也够不着农历下年的“立春”,因此农村就称其为“无春年”,南方称为“盲年”,北方称为寡妇年”。

  传统的24节气是依据农历来的,其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的天数和月数都不是固定的。农历比国际通用阳历要少11天,而为了顺应寒暑的变化,使得农历和阳历基本一致,古人就加入了闰月,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一年为383天或384天,这就导致闰月年农历比阳历约多18天,而一年就不再是24个节气,而是变成了25个节气,而立春为24节气之首,有闰月年份会在前一年已经立春,在当年则没立春,所以农历2019年是一整年没有立春的,于是出现了“无春年”。

  无春年份有1951、1953、1956、1959、1962、1964、1967、1970、1972、1975、1978、1981、1983、1986、1989、1991、1994、1997、2000、2002、2005、2008、2010、2013、2016、2019、2021、2024、2027……

  为什么将无立春节气称为“寡妇年”?

  “寡妇年”只是北方地区的叫法,南方地区多叫做“盲年”。其实在民间,开始是不叫“寡妇年”的,它是从“寡年”演变过来的。古代人们将“无春年”称为“黑年”、“寡年”,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渐渐被叫做“寡妇年”了,所以现在很多老人都直接把无春年称为了“寡妇年”。

  农村说“寡妇年”不宜结婚是怎么回事?

  自古就有“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说法,古人认为春节是播种的季节,要是在农历年中没有立春,那意味着当年是不能怀春的,不宜生育,女人也就不会怀孕,所以在这样的年份是不适宜结婚的。

  还有的说法是因为古人对阴阳之说非常相信,认为“春乃阳之始,无春便无阳”,而“阴盛阳衰”自然是非常不吉利的,所以才有“寡妇年”不适合结婚之说。但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非常没有道理的,试问哪一年没有人结婚、生育小孩呢?所以这种错误想法还是要摒弃掉为好。

  “寡妇年”农民要注意哪些农事活动?

  “寡妇年”其实就是无立春节气,而在农历节气“立春”天气最易出现的是寒冷降温气候,也就是农民常说的“倒春寒”,有些地区叫做“粘春寒”,它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影响性,关系到农业经济收益,这是因为此时的农业果木正是发芽蓄花期,一旦气温过低,损失必定不小。

  但往往这样的天气现象具有极不确定性,有人说出现概率很低,因为受“厄尔尼诺”持续的影响,天气偏暖的格局被延续,再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以纬向为主,很难形成纵贯南北的寒潮天气,所以说2019出现倒春寒概率不大,但以防万一,大家在从事农业生产时,这个时间段注意一下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对2019无春年的介绍了,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农语人们已经不了解它的来源,或者是对它一点都不关注了。如“寡妇年”这种,相信只有老辈的农民们才知道它的由来含义,希望小编的科普能够让大家对节气、对农业生产有新的认知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