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糊肛症怎么治疗?预防措施有哪些
鹅苗肛门外面有很多粪便被糊住,大家都知道这是由于雏鹅的粪便异常所致。为什么会这样呢?总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需要找到病因进行改善就可以;另一方面是疾病引起的,这需要找到病因进行对症治疗。针对雏鹅糊肛症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本文介绍如下:
雏鹅糊肛症的治疗方法
可在饲料中添加0.1%土霉素和0.02%强力霉素进行治疗,还可在饲料中添加0.2%~0.3%的酵母片等提高雏鹅的消化能力。另外,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增强雏鹅抵抗力,促进雏鹅恢复健康。
可在饮水中添加0.02%的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以及5%~8%的葡萄糖或电解多维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细菌感染。
雏鹅糊肛的预防措施
1、安全运输。在装车前,让雏鹅先饮上充足的饮水,车上也应准备足够的饮水,若在炎热的夏天运雏,必须在早上或夜间运输,躲开炎热的白天。做好保温、通风、防晒工作,防止雏鹅途中脱水中毒和受风寒。雏鹅运到目的地后,要让雏鹅稍停一会,遮挡光线使雏舍变暗让雏鹅充分休息,1h后再开水。
2、适宜的温度与湿度。育雏期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在一天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5为好,这样有利于雏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预防糊肛的有效措施之一。
育雏舍的温度,1-5日龄为28-27℃,6-10日龄为26-25℃,11日龄以上为24-20℃,并保持相对恒定。特别是夜间的温度,不能过低。温差不能过大,否则雏鹅就会因患病而大量死亡。
开食后,育雏舍内温度偏高,雏鹅体内水分散发量大,排粪少,粪内水分蒸发少,故雏鹅舍内湿度偏低,舍内显得干燥。这时就要往地上洒水,或用水盆盛上水,放在舍内,增加湿度。一般湿度应控制在60%-70%,随雏鹅长大,饮水量增加,舍内湿度上升,要防止湿度过大,适当降低湿度,一般控制在50%-60%为宜,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和发育。
3、及时开水与开食。雏鹅出壳后**次饮水叫做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鹅对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如果出壳后2~3天还不能开水,发生糊肛的雏鹅就会增多。通常在出壳后15~24小时内开水,**好饮用5%~8%的糖水2~3天,不仅可以预防糊肛,而且可降低雏鹅死亡率。
雏鹅出壳后**次喂食叫做开食。试验证明,雏鹅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其次为36小时,否则,糊肛鹅数会增多。因此,尽量让雏鹅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并在2天内全部学会吃食,能促进雏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利于预防糊肛。
雏鹅出壳后,腹腔内还有6~9克蛋黄没有吸收完,蛋黄的营养价值很高,且这时雏鹅的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酶解能力还不强,高蛋白的日粮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极易发生糊肛。因此,雏鹅出壳后前几天不要喂鱼粉和鹅蛋等高蛋白日粮。
一般出壳后,在2h左右就可第1次饮水,也称做初饮。有一部分雏鹅不会喝水,需人工辅助教雏鹅喝水,就是将雏鹅嘴放在饮水器里沾几下,雏鹅学会了,同群的就跟着都来饮水。在1周内雏鹅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好饮用和室温一致的凉开水。100只雏鹅要有2500L的饮水器4个,摆放均匀,数量要够。
4、精心饲养。雏鹅要精心饲养管理,育雏期所用的饲料,配合上要科学合理。能量、蛋白质的比例要合理,氨基酸要平衡,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要按生长、发育需要量配合。在饲料购买、贮存、运输上要注意防止雨淋,防止饲料发霉变质或腐败。
为了防止雏鹅糊肛,雏鹅开食饲料不能用鸡蛋黄、牛奶或羊奶等高蛋白饲料。要用小米或碎玉米用开水浸泡后,给雏鹅开食。第1天喂6成饱,第2天喂7、8分饱,第3天喂足饲料,还要少喂多餐。在饲料里添加青绿饲料,保证雏鹅有旺盛的食欲,不至于发生糊肛。
5、科学消毒。做好育雏舍、育雏工具、饮水器、食槽经常清洗和消毒,保证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以减少糊肛症的发生,从而提高育雏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