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栽培技术,附具体要求
1、选地和整地:选择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整地时将地块深翻一遍,清除枯枝杂草。2、适时播种及合理密植:播种一般在10月上旬,株距按6寸-7寸,行距按9寸-1尺合理密植。3、中耕管理:按株距间苗,合理灌水,及时进行肥料管理、防治病害。4、采收加工:采花后15-20天,种子即成熟,可收割打籽。
一、选地和整地
1、选地
红花适应性强,2100米以下海拔均可栽培,喜欢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气候,耐旱、耐寒、忌高温高湿,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低洼积水的粘土不宜种植。
2、整地
秋植前作是黄豆、花生、烤烟、玉米都适宜。整地时只需将地块深翻一遍,清除枯枝杂草,细碎土块,做到土碎地平。水稻田也可以采取免耕种植的方式。
二、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
1、调整播种期的红花是长日照植物,根据播种期的不同产量也不同,早播者的产量高,晚播者的产量低,所以播种宜早不宜晚。红花幼苗耐寒,耐-6.6℃低温,个别品种耐-15℃低温,因此红花播种一般在10月上旬。冷山区旱地可在9月中、下旬播种,即在玉米未收获前挖玉米脚种植。
2、种子处理:为保证高产稳产,保证齐苗壮苗是关键,所以种子需要用清水浸泡6-8小时充分吸水,保证出苗。亩用量1-2公斤。
3、合理密植:株距按6寸-7寸,行距按9寸-1尺,塘深度2-3寸,每塘播种3-4粒,保证每亩有10000-13000搪,每塘留2株保亩有效在20000-26000株,但也要依据以下几个条件做适当调整。
(1)区分是旱地还是水浇地,旱地宜稀植,特别是在缺雨的年份,过密的话可能会减产。
(2)播种期播种晚,应密植、早播、稀植。
(3)每隔4行须空出半行,以便进入地里采花。
三、中耕管理
1、间苗
根据株距6-7英寸,行距9英寸-1尺规格种植,苗齐后,每塘只留下2株,拔掉病弱苗或过大过小株,留下中间株。
2、合理灌水
(1)灌溉前必须检查土壤水分状况。若红花根系所至之底土仍然是湿润的,不要灌溉。
(2)如果天气预报在2-3天内下雨,最好暂时不要浇水。
(3)红花除幼苗时低温耐湿外,其他生长阶段对水分敏感,喷灌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漫灌易引起根腐病,都必须避免。必须采用沟灌,最好采用隔行沟灌。这样节约水还安全。
(4)灌溉结束后,必须及时疏通排水系统,避免雨水积存。
(5)最后浇水应在95%花球开花前5天进行。
3、肥料管理
(1)红花的耐旱性、耐盐碱性、耐瘠薄性等特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红花栽培区的很多种植户将红花栽培在肥力低下的土壤中,很多种植户错误地认为红花不需要增施肥料,相反,一部分种植户为了获得红花的高产而施很多的肥料,造成增产不增收。
(2)红花对肥料的需求量一般取决于土壤的自然肥力、水分状况、播种期等,土壤肥沃时可以少施或者不施氮肥,一般有灌溉条件的中低肥力土壤,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加尿素5-8公斤提苗,孕蕾期前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里,不施氮肥(大雨前也可以每亩施尿素5-10kg,或者把尿素兑水浇灌)。红花施用微量肥料,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从现蕾开始,每7-10天喷洒1次,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有机钙肥、液体多元钾肥,硫酸钾、硫酸硼等微肥,共喷3-4次。
4、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锈病:高湿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孢子随风传播,冬孢子和冬孢子堆积在病残体上越冬,春末夏初低温和中等温度湿度高时感染叶面,引起叶片枯死。预防方法:种子处理,用15%粉锈宁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0.4%。田园清洁,集中烧毁病残,实施2-3年以上的轮作。药剂预防,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可用20%粉锈宁乳油0.1%溶液,波美0.3°的石硫合剂等药剂交替喷施。
(2)枯萎病:枯萎病也称为根腐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根部,初发病期,根茎呈褐色斑点,茎基表面呈粉红色粘质物,最终基部皮层和须根腐烂,引起植物死亡。发病轻者损失1-2成,发病重者可全田毁灭。防治方法:必须严格做到轮作不重茬,保持土壤排水部分良好,及时拔出病株烧毁,病穴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和杂草,消除越冬病原。用50%多菌灵,50%敌克松0.17%-0.20%的溶液等灌根。
5、培土
红花抽茎后,上部分枝多,容易倒伏,所以在3月上旬培土。
6、打顶
红花株达20-30厘米时摘顶芽,增加分枝,增加花蕾数,增加红花产量。
四、收获加工
红花播种后,一般4-5个月开花,1个花蕾可采摘3-5次,不失时机的采摘是红花增产的关键。红花采摘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冷却。采花后15-20天,种子即成熟,可收割打籽。